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深圳大有可为

卓泳 吴少龙   2019-08-20 本文章195阅读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将在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等方面继续深化攻坚。其中,《意见》提出“深圳要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对广东提出的要求,要求广东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更好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作用。如今,这个重任降于深圳,深圳如何行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根据《意见》指引,深圳在创新驱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上大有可为,深圳的先行示范作用将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也为中国经济赢得国际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明确创新载体

  抢占创新高地

  创新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密码,凭借“创新”,深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增长动力强劲。此次《意见》指出深圳要继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等重大创新载体的方向,这无疑肯定了深圳过去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成绩,并对深圳寄予了创新驱动发展“更上一层楼”的期望。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44万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仅次于北京。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也在全国领先。“深圳的创新已经是全国的一面旗帜,这是高质量发展重要的驱动力。”在郭万达看来,深圳的创新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全球化的结果,所以深圳的创新成果不仅是深圳的优势,更是未来国家的发展路径,深圳要给全国做好榜样。

  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的载体,《意见》特别指出,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多个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载体和平台。而在此之前,一批如光明科学城、鹏城实验室、深圳湾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已在深圳启动建设,郭万达认为,《意见》对于深圳创新提出的要求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概念有实体的明确指引,这让深圳未来的创新发展有的放矢。“深圳可以大胆地对照着去干!”

  “金融+产业”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意见》指出,深圳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季度数据显示,深圳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3%,医药制造业更是实现增长33.5%,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深圳市经济发展的新主力,挑起了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大梁”。

  在郭万达看来,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蓬勃,但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既要有实体经济,还要有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二是既要有传统产业,还要有跟传统产业结合的新技术新动能。“《意见》提出发展智能经济、数字经济,其实指的就是互联网、大数据这类新技术要服务实体经济,二者进行融合,从而演变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此外,《意见》里特别提到深圳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郭万达认为,这是深圳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要着重发力的,一方面给予实体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得以壮大发展的金融资本,另一方面成熟的金融环境能吸引更优质的创新企业到深圳落户。

  打造透明、可预期的

  开放型经济体制

  因改革而生的深圳在当下的先行示范区建设中有了个新任务: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郭万达认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有关政策透明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一流城市都具备一流的营商环境,这其中,在法律制度上,要求相关的政策是明确的、可预期的、可考核的。”郭万达表示,深圳要想跟国际进一步接轨,需要在透明度上进一步发力,从而加强法治政府的建设,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

  除了透明度,郭万达认为深圳仍需在开放方面发力。“开放包括两方面——走出去和引进来。”郭万达认为,近些年国内在开放的力度上超出很多人的预期,金融就是其中的重点领域。郭万达指出,过去的开放,很多是国内去适应国际规则,伴随着开放的程度加深,中国在不少领域已经领先,5G就是其中之一。

  需补齐三大短板

  深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有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短板,比如创新发展所需的创新人才、高端教育、基础研究、城市空间以及金融服务能力等等,都需要努力“补课”。

  一流的创新能力必须有一流的大学和基础研究作为支撑,而深圳的高等教育和基础研究发展不足,与创新之城的定位相悖。在郭万达看来,近年深圳已加大建设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和平台,这能极大提升深圳的基础研究水平,随着深圳这些重大基础设施的落成,深圳成熟的产学研体系建设有望加快步伐。

  深圳土地资源紧缺,在郭万达看来,这并不是制约深圳创新发展的短板,反而是动力。“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空间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新加坡和香港也是在小空间里有大作为的。”郭万达认为,如果要解决土地空间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利用周边城市,打造大都市圈;第二,提高单位GDP,提高产业集聚能力;第三,大力吸引人才,人才是最大的资本。

  从金融服务能力的角度来看,深圳金融的各项指标并不低,但深圳广大中小企业是否能被金融服务覆盖到?这是深圳要思考的问题,深圳要加强金融能力建设,使金融服务、金融产品与实体经济更好地结合。“深圳的金融深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有更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平台。”郭万达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微信图片_20181217110406.jpg

一键咨询